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

寇老師作品集錦

寇老師作品集錦

寇老師照片集錦

寇老師照片集錦

關於中國書道傳習學會

關於中國書道傳習學會


「中國書道傳習學會」是由著名書家「寇培深」老師在台灣的弟子們創立成立的非營利機構

希望能弘揚中華文化,推廣「寇培深」老師的書法!



學會宗旨



■ 傳承書法藝術

1. 開設「種子教師培訓班」、「基礎書法班」、「行草班」

2. 舉辦書畫展、國際書法創作交流及書法學術研討會


■ 弘揚書道精神


整理、集佚、出版、數位典藏寇老師傳記、書畫作品、書畫理論及相關資料


■ 提升生活美學


與政府單位、各級學校及企業等合作開設書法課程,推廣書法教育至社會各階層


■ 深化人文素養


開設「古典詩詞」、「儒家經典」及「文學經典」等講座,深化人文底蘊

寇培深老師生平事蹟

寇培深老師生平事蹟
寇培深老師青年照

        寇培深先生,民國34年隨故總統嚴家淦先生來臺,主持北部港灣重建業務,民國43年移居日本,以書畫之名、鑑賞之精,享譽東瀛,被譽為「東洋第一書法大家」及「台灣的國寶」。當西化思潮席捲臺灣之際,先生棄絕一切,返臺薪傳書畫,是集書畫教育家、書畫家、書畫理論家、藝評家、收藏家於一身的藝術家。

民國8年】1
        農曆正月十二日生於山東省青州市(古稱益都),乃青州世家。祖父研青公,為清甲辰翰林。學識淵博,精通書畫、富收藏,鑽研律法,曾受聘日本法政大學主講清律法律七年;乃父顯庭公能嗣家學,督教頗嚴;母唐淑芳,系出名門;外祖父眉公沁眉公曾任海牙會議中國代表,爭取膠州灣歸還中國。兄妹四人,先生行長。

【民國11年】4
       啟蒙,由研青公清授四書、五經、春秋、左傳、史記等。直至九歲,均在私塾受教。

【民國12年】5
       隨研青公親學書法,臨虞公恭碑、雲麾將軍碑、顏真卿、柳公權等研青公收藏充棟,先生隨龐曬書畫、學鑑賞、辨真偽,識見日增。

【民國16年】9
       研青公病逝,舉家遷居青島,入讀西鎮小學。隨二舅唐璞(名建築家,曾任重慶大學校長)、研習鄭文公、楊大眼、張遷、南北二銘、石鼓,以及聖教序等碑帖,根基深植。校舍題字榜聯,每由師長抱之現場揮毫。

【民國20年】13
       入德國同善教會在華所辦私立禮賢中學教受西式教育。在學六年,師王學嘉以其微薄薪資之大半購碑帖贈先生,促其臨摹,並鼓勵先生棄工程學藝術。每憶及此,先生感懷良多。
        先生在校甚為活躍,舉凡書法、繪畫、篆刻、桌球、足球、籃球,乃至京劇(擅長黑頭),靡不精通,書畫尤為出類拔萃,甚得師長賞識。事隔二十餘年,同班同學講君宏教授赴德拜訪昔日校長蘇保志(SEUFEERT),憶及往事,年邁校長「只記得寇培深一人」。

【民國25年】18   
       與那田宛蘅小姐訂婚,公請世界知名學人-中國首任觀光局局長蔣丙然福證。

【民國26年】19
       禮賢中學畢業後,與同學劉之俊同考取燕京大學,旋因七七事變北京情勢危急,倉促攜燕大入學證回返青島大學借讀。復因戰亂,再轉往上海大同大學,先讀化工系,後轉土木系,與陳哲霖(陳立夫之姪)結為患難好友。
      上海保衛戰起又轉赴廣東中山大學就讀。因婚變氣極成疾,離校至衡陽療養。中大高一班學姊劉月端因戰事受阻於途,聞先生亦在衡陽,乃留居衡陽照顧先生,自此情愫日深,終結連理。先生雖在病中,學業並未荒廢,病稍癒,及返校參加畢業考,竟名列前茅。

【民國32年】25   
      中大畢業後,於戰亂中跋涉千山外水,經數月始抵重慶。沿途目睹日軍種種暴行,極為悲憤,乃將所見繪成流亡圖,以抒心中積憤,惜畫作遭火劫,悉數焚毀。抵重慶後,出任青年女子農校校長。

【民國33年】26
      離開農校,任職資委員會。

【民國34年】27   
      抗日戰爭結束,隨嚴總統家淦先生來台辦理接收。出任交通處港灣科科長,旋調基隆港務局工程師,後昇蘇澳港主管、花蓮港代局長等職。

【民國36年】29   
       二二八事件,因先生操守清廉,平易近人,深受民眾愛戴而善加庇護,未受波及。

關於寇培深

關於寇培深

祖籍山東,系出望門;厚積學養,書法擅名
壯年日,翰墨怡情;技壓方家,聲振東瀛
暮年返國,捨利輕榮;授業解惑,道義傳承

弱志高,目盲心清;創作無間,化育功成


      享譽國際的書法大師--寇培深先生,1918年生,青州滿族鑲白旗人。畢業於中山大學,在日、美、台有廣泛影響,畫梅被譽為“天下一品”,獲臺灣最高榮譽國家文藝獎,其書畫被日政界要人及美國前總統雷根收藏。在臺灣創辦畫苑,弟子逾千。1988年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,受到高度評價。1998年以八十高齡因病過世,先生的平易近人,談笑風生,揮毫自如的身影,猶歷歷在目....

      寇培深老師是詩、書、畫三者兼備且為重要的書法教育者,生前開班授徒,教育出許多重要書法家。早年以書法與畫梅獲得藝壇重視,旅日時期作品深受日本地區的尊崇與喜愛。善詩文,筆下文思與筆墨相互生趣,書法、繪畫不落俗套,在藝術成就上曾獲得海光文藝獎及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。

      然而,探究其身體狀況,六十歲左眼失明,右眼弱視,視力僅及常人的四分之一;七十五歲便兩眼全盲直到八十歲逝世。晚年眼疾卻絲毫沒有動搖它創作的熱誠,依然臨書不輟、教人不倦,充分顯示其堅毅的創作力。

      寇老師對於書法與繪畫的努力不僅在日本受到重視,亦曾於1982年、1984年分別舉辦過其書法及梅畫展,兩次展出作品都受到熱烈的歡迎與迴響。觀照其書法作品,風貌以魏碑為基礎,堅實厚重,行草書則骨力料峭,氣勢雄強;畫作以梅花最具特色,無論老幹新枝俱能獨樹一格,花朵枝葉燦然而發,且時有新意,傅彩得意。

2016年4月23日 星期六

東洋第一書法家寇培深 作品首現拍賣

東洋第一書法家寇培深 作品首現拍賣

報導媒體:新唐人亞太台

【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4 月 23 日訊】景氣低迷,但文物字畫拍賣會似乎不受影響,還特別徵求名書畫家張大千、溥心畬等,市面上罕見作品,就連有東洋第一書法家寇培深的作品,也首度現身拍賣現場。
科技文化公司董事長 劉熙海:「它是張大千先生送給,牛劍平,牛劍平就是監察院的前主任秘書。」
名書畫家張大千晚年作品「粉彩墨荷」,大器簡潔的畫風,1979年完的「粉彩墨荷」,大約展轉10多人之手,再次重現眾人面前,還有名書畫家溥心畬繪製給當時有「外交之父」之稱的沈昌煥,人物靜坐山林,細節十分用心,還有溥心畬少見的繪馬圖,也首次展現在拍賣會場。
科技文化公司董事長 劉熙海:「這一次的拍賣會主要是字畫,有將近600幅,還有200件的骨董。最重要的我們拿到一批,寇培深老師他的收藏,以及他本身的作品,那麼這一批相當、相當的,精彩。」
以書畫之名、鑑賞之精,享譽東瀛的名書畫家寇培深,被譽為「東洋第一書法大家」及「台灣的國寶」。和張大千、姚夢谷、黃君璧等為相知相契。擅長摹擬碑文、精通書法字體,並將兩者融合成為自己書法特色,作品多為展覽用途,這一次,負責統整規劃寇培深作品的中國書道傳習學會,為了後續的教育規畫,破例拿出10多幅寇培深的作品拍賣。
中國書道傳習學會副理事長 王仲宇:「我們是想推動寇老師一個心願,畢生心願就是把中國書法,還有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揚。那這個推動工作需要錢,所以我們希望說透過這次拍賣,能夠完成我們編撰,很多這個寇老師很多教學的這個,書法教學的手冊,還有來推動這個種子教室的這個,訓練教育的工作。」
難得一見的大師級書畫真跡作品,首度曝光,儘管近期台灣景氣低迷,拍賣市場商機,持續看好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輝模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